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天津体育学院博士后招收公告

2025-02-18 15:19来源:天津体育学院人事处

共招0人。

  • 1

    公告发布

    02月18日

  • 2

    报名时间

    待发布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待发布

  • 5

    笔试时间

    待发布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公告详情

天津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设立的体育类高校之一,具有优良的办学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

学校学科体系完善。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并入选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3年获批新设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4年获批全国首批体育专业学位博士授权单位。经过近70年的发展,学校已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体育学为主干,高水平交叉融合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医学的学科布局体系。现有国家级、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市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应用型专业7个。市级特色学科(群)2个,市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2个。教学科研成果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学校学科平台夯实。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35个,建有“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体卫融合与健康促进”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全民体质与主动健康”智库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基地、智库等科研机构,“中国女排精神科普基地”获批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体育类核心期刊,《亚洲运动与锻炼心理学(英文)》期刊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为全面加强博士后培养工作,做深做强高层次人才“蓄水池”,诚邀全球优秀人才加盟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收类型

1.师资博士后:以承担教学、训练、科研任务为主,作为师资储备和培养的博士后人员,由学校各教学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在站培养。

2.学科博士后:以承担学科建设、科研任务和人才项目研究为主的科研博士后人员,由学校各教学单位科研平台(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和在站培养。

二、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3.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近五年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至少2篇高水平期刊论文或取得相当水平科研成果。

4.原则上不接收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的博士毕业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在站时间和薪资待遇

1.在站时间: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

2.薪酬待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入我校的博士后人员(以下简称“全职博士后”),实行年薪制,年薪分为基本年薪和超业绩奖励,基本年薪包含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保留津补贴、奖励性绩效、五险一金(包含单位及个人出资部分,其中外籍博士后不享受公积金)。基本年薪(税前)分为22万元/年、25万元/年两档。

超业绩奖励不超过基本年薪的10%,具体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其他待遇:享受学校提供的办公、图书资料、数据库、实验室等便利条件。全职博士后提供租房补贴1500元/月,共计发放2年,申请学校宿舍者不再享受租房补贴。

4.在职博士后人员不享受校内薪酬福利。

5.出站考核优秀者有机会录用为学校正式职工。

四、招收程序

(一)个人申请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博士后申请人员根据自身专业方向、条件和意愿联系合作导师,经合作导师同意后,申请人提交个人简历、博士后进站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身份证、护照(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提供该地区身份证复印件1份,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1份;

2.专家推荐信2封,留学归国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1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如: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专利证书、著作等)和科研计划书。

(二)资格审核

二级学院根据申请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成果佐证、博士后进站书面申请等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并报天津体育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博管办”)。

(三)进站考核

经“校博管办”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向“校博管办”提交以下材料:

(1)在线填写《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申请表》(按照全国博管会要求,登录“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网站,注册填写内容,在线打印,原件一式三份);

(2)《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通过“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网站“下载中心”下载填写打印,原件一式三份);

“校博管办”采用考核、答辩、面试等形式择优招收。考核内容包括申请者的职业道德、科研能力、科研成果以及项目研究思路等。

(四)体检

申请人在国内三甲综合医院体检部门进行入职体检(参照公务员体检标准),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和规程执行,费用自理。

(五)考察

考察内容包括申请人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情况。

(六)录用

体检和考察合格人员,经“校博管办”研究审议通过后,按照相应程序办理进站报到手续,并签订协议。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天津体育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通讯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东海道16号天津体育学院行政楼213室

联系人:宋老师

咨询电话:022-68569113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5年全年有效。如遇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政策、规定发生调整,按新规定、政策执行。本公告由天津体育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点击查看>>>

天津体育学院2025年度博士后合作导师信息表.xlsx

天津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设立的体育类高校之一,具有优良的办学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

学校学科体系完善。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并入选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3年获批新设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4年获批全国首批体育专业学位博士授权单位。经过近70年的发展,学校已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体育学为主干,高水平交叉融合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医学的学科布局体系。现有国家级、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市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应用型专业7个。市级特色学科(群)2个,市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2个。教学科研成果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天津市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学校学科平台夯实。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35个,建有“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体卫融合与健康促进”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全民体质与主动健康”智库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基地、智库等科研机构,“中国女排精神科普基地”获批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体育类核心期刊,《亚洲运动与锻炼心理学(英文)》期刊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为全面加强博士后培养工作,做深做强高层次人才“蓄水池”,诚邀全球优秀人才加盟天津体育学院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收类型

1.师资博士后:以承担教学、训练、科研任务为主,作为师资储备和培养的博士后人员,由学校各教学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和在站培养。

2.学科博士后:以承担学科建设、科研任务和人才项目研究为主的科研博士后人员,由学校各教学单位科研平台(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和在站培养。

二、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3.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近五年以本人为第一作者发表至少2篇高水平期刊论文或取得相当水平科研成果。

4.原则上不接收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的博士毕业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在站时间和薪资待遇

1.在站时间: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

2.薪酬待遇:人事、工资关系全部转入我校的博士后人员(以下简称“全职博士后”),实行年薪制,年薪分为基本年薪和超业绩奖励,基本年薪包含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保留津补贴、奖励性绩效、五险一金(包含单位及个人出资部分,其中外籍博士后不享受公积金)。基本年薪(税前)分为22万元/年、25万元/年两档。

超业绩奖励不超过基本年薪的10%,具体标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其他待遇:享受学校提供的办公、图书资料、数据库、实验室等便利条件。全职博士后提供租房补贴1500元/月,共计发放2年,申请学校宿舍者不再享受租房补贴。

4.在职博士后人员不享受校内薪酬福利。

5.出站考核优秀者有机会录用为学校正式职工。

四、招收程序

(一)个人申请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博士后申请人员根据自身专业方向、条件和意愿联系合作导师,经合作导师同意后,申请人提交个人简历、博士后进站书面申请,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身份证、护照(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提供该地区身份证复印件1份,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1份;

2.专家推荐信2封,留学归国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1封国外教授专家推荐信;

3.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如:学术论文、科研项目、专利证书、著作等)和科研计划书。

(二)资格审核

二级学院根据申请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成果佐证、博士后进站书面申请等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并报天津体育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博管办”)。

(三)进站考核

经“校博管办”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向“校博管办”提交以下材料:

(1)在线填写《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申请表》(按照全国博管会要求,登录“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网站,注册填写内容,在线打印,原件一式三份);

(2)《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审核表》(通过“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网站“下载中心”下载填写打印,原件一式三份);

“校博管办”采用考核、答辩、面试等形式择优招收。考核内容包括申请者的职业道德、科研能力、科研成果以及项目研究思路等。

(四)体检

申请人在国内三甲综合医院体检部门进行入职体检(参照公务员体检标准),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和规程执行,费用自理。

(五)考察

考察内容包括申请人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情况。

(六)录用

体检和考察合格人员,经“校博管办”研究审议通过后,按照相应程序办理进站报到手续,并签订协议。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天津体育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通讯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东海道16号天津体育学院行政楼213室

联系人:宋老师

咨询电话:022-68569113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25年全年有效。如遇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政策、规定发生调整,按新规定、政策执行。本公告由天津体育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点击查看>>>

天津体育学院2025年度博士后合作导师信息表.xlsx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