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专职教师招聘公告

2024-12-23 11:28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共招0人。

  • 1

    公告发布

    12月23日

  • 2

    报名时间

    待发布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待发布

  • 5

    笔试时间

    待发布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公告详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China School of Banking and Finance·UIBE)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中国金融学院。2000年6月,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金融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3月,在原中国金融学院基础上组建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23年11月,学院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老一辈革命家“办好金融学院,培养新一代银行家”的嘱托,秉持“在金融界起到人才和教材的种子作用”的办学理念,以建设国内顶尖金融学科教学科研基地为办学定位,扎根中国大地办金融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聚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学院现拥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科技和投资学四个本科专业;金融学硕士、金融工程学硕士、金融专硕、数字经济专硕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金融学、金融工程学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本科层次设立鸿儒金融实验班、量化金融实验班、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实验班、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等特色培养方式,硕士层次设立量化金融专硕项目。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备的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目前正处在大踏步发展的时期,为实现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而不懈努力,现诚聘海内外英才,包括高层次人才、成熟学者和应届博士毕业生。学院对高层次人才聘用及待遇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一、应聘条件

1. 应聘人员应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师德师风、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职业能力以及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2. 学历学位要求

2025年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派遣证、毕业证、学位证的取得日期均为2025年)、海外院校博士毕业生(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可的学历且回国不超过2年,未经派遣)。

3.所需专业方向

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投资学、证券与期货、财务管理、会计学等专业。

4. 岗位需求

在宏观金融、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数字经济、大数据、高维数据建模分析、资产定价、投资分析、绿色金融、公司金融、公司治理、创新和创业金融等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成果;同时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和潜力;具有全英文授课能力。

5. 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应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二、应聘方式

1. 网上报名:

报名网址: zhaopin.uibe.edu.cn(具体报名方式请查看网站中的应聘指南),登录网址选择“事业编”岗位入口并按要求完成注册报名。简历项目填写不全者不子考虑。

2. 报名时间:

(1) 国内应届毕业生报名时间:

2024年12月20日-2025年2月28日

(2) 留学回国人员报名时间:

2024年12月20日-2025年3月31日

(3) 高层次人才及成熟学者引进工作常年进行。

3. 每人限报岗位不超过1个。

4. 本次招聘资格审核贯穿全过程,如发现不如实填报个人信息,或不符合应聘条件、聘用条件的情况,取消其应聘及聘用资格,已入校工作的解除合同。

三、应聘流程

1. 资格审核;

2. 部门面试、试讲及思想政治表现、师德师风考察。在面试、试讲阶段,报名人员需向应聘部门提交2封相关学科正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信;

3. 学校评审;

4. 体检和考察;

5. 公示;

6. 公示结束无异议后,发送录用通知,按要求办理入职手续。

四、学院招聘联系方式

电 话:86-10-64492635

联系人:王老师、史老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China School of Banking and Finance·UIBE)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中国金融学院。2000年6月,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金融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3月,在原中国金融学院基础上组建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23年11月,学院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老一辈革命家“办好金融学院,培养新一代银行家”的嘱托,秉持“在金融界起到人才和教材的种子作用”的办学理念,以建设国内顶尖金融学科教学科研基地为办学定位,扎根中国大地办金融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聚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学院现拥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科技和投资学四个本科专业;金融学硕士、金融工程学硕士、金融专硕、数字经济专硕四个硕士学位授予点;金融学、金融工程学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本科层次设立鸿儒金融实验班、量化金融实验班、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实验班、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联合学士学位等特色培养方式,硕士层次设立量化金融专硕项目。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备的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目前正处在大踏步发展的时期,为实现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而不懈努力,现诚聘海内外英才,包括高层次人才、成熟学者和应届博士毕业生。学院对高层次人才聘用及待遇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

一、应聘条件

1. 应聘人员应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师德师风、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职业能力以及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2. 学历学位要求

2025年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派遣证、毕业证、学位证的取得日期均为2025年)、海外院校博士毕业生(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可的学历且回国不超过2年,未经派遣)。

3.所需专业方向

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投资学、证券与期货、财务管理、会计学等专业。

4. 岗位需求

在宏观金融、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数字经济、大数据、高维数据建模分析、资产定价、投资分析、绿色金融、公司金融、公司治理、创新和创业金融等领域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成果;同时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和潜力;具有全英文授课能力。

5. 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应不超过35周岁(199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二、应聘方式

1. 网上报名:

报名网址: zhaopin.uibe.edu.cn(具体报名方式请查看网站中的应聘指南),登录网址选择“事业编”岗位入口并按要求完成注册报名。简历项目填写不全者不子考虑。

2. 报名时间:

(1) 国内应届毕业生报名时间:

2024年12月20日-2025年2月28日

(2) 留学回国人员报名时间:

2024年12月20日-2025年3月31日

(3) 高层次人才及成熟学者引进工作常年进行。

3. 每人限报岗位不超过1个。

4. 本次招聘资格审核贯穿全过程,如发现不如实填报个人信息,或不符合应聘条件、聘用条件的情况,取消其应聘及聘用资格,已入校工作的解除合同。

三、应聘流程

1. 资格审核;

2. 部门面试、试讲及思想政治表现、师德师风考察。在面试、试讲阶段,报名人员需向应聘部门提交2封相关学科正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信;

3. 学校评审;

4. 体检和考察;

5. 公示;

6. 公示结束无异议后,发送录用通知,按要求办理入职手续。

四、学院招聘联系方式

电 话:86-10-64492635

联系人:王老师、史老师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