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北京工业大学人才引进27人公告(第二批)

2025-07-10 14:25来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共招27人。

  • 1

    公告发布

    07月10日

  • 2

    报名时间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7月21日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待发布

  • 5

    笔试时间

    无笔试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公告详情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学校于2017年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数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本科专业70个,在招专业60个,招生专业(类)44个。研究生教育覆盖博士学位授予点28个,包括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5个、目录外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覆盖硕士学位授予点55个,包括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目录外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5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1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1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个,北京市哲社基地3个,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教职工3271人,其中,专任教师2206人,包括正高级职称529人、副高级职称901人;博士生导师832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840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4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卓越人才3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42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北京学者11人,青年北京学者12人,“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97人,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含青年)获得者54人。学校在校生25846人。

一、招聘计划

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人才引进(第二批)岗位计划招聘27人,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人才引进岗位需求表》(附件1)。

二、申报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

(三)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五)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

三、报名方式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7月21日期间接受报名,简历投递至各学院邮箱,邮件命名方式:姓名+应聘岗位名称(详见附件备注)。

四、招聘安排

(一)资格审查

依据招聘条件,对申报人员个人信息进行资格审查。

(二)面试

依据北京市相关政策规定及岗位具体要求,对应聘者进行学术能力面试,依据成绩按招聘岗位1:1确定进入后续环节人选。

(三)资格复审、体检、考察

应聘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限及要求,配合完成资格复审、体检、考察工作,未按照规定时限及要求完成的,取消应聘资格。

(四)公示

学校对拟聘人员在北京工业大学官网及相应公告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结束需在11月15日前完成入职手续办理工作。

五、特别说明

资格审查贯穿于本次人才招聘的全过程,如发现证明材料与报考岗位要求不符或未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及相关材料,提供虚假信息、伪造相关材料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应聘资格,已办理聘用手续者,解除聘用合同,本人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六、联系方式

(一)关于招聘岗位职责、招聘条件等设岗问题咨询各设岗二级机构联系人。

(二)关于招聘组织程序问题咨询人事处博职办,邮箱:bozhiban@bjut.edu.cn,电话:67391840。

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招聘信息的最终解释权归北京工业大学人事处所有。

欢迎您加入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2025年7月10日

附件:1. 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人才引进岗位需求表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学校于2017年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顺利通过首轮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0个学科跻身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500,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数学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机构。现有本科专业70个,在招专业60个,招生专业(类)44个。研究生教育覆盖博士学位授予点28个,包括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5个、目录外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覆盖硕士学位授予点55个,包括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目录外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8个。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111计划”引智基地5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1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1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个,北京市哲社基地3个,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个,行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教职工3271人,其中,专任教师2206人,包括正高级职称529人、副高级职称901人;博士生导师832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840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4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卓越人才3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42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北京学者11人,青年北京学者12人,“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97人,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含青年)获得者54人。学校在校生25846人。

一、招聘计划

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人才引进(第二批)岗位计划招聘27人,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人才引进岗位需求表》(附件1)。

二、申报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

(三)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五)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

三、报名方式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7月21日期间接受报名,简历投递至各学院邮箱,邮件命名方式:姓名+应聘岗位名称(详见附件备注)。

四、招聘安排

(一)资格审查

依据招聘条件,对申报人员个人信息进行资格审查。

(二)面试

依据北京市相关政策规定及岗位具体要求,对应聘者进行学术能力面试,依据成绩按招聘岗位1:1确定进入后续环节人选。

(三)资格复审、体检、考察

应聘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限及要求,配合完成资格复审、体检、考察工作,未按照规定时限及要求完成的,取消应聘资格。

(四)公示

学校对拟聘人员在北京工业大学官网及相应公告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结束需在11月15日前完成入职手续办理工作。

五、特别说明

资格审查贯穿于本次人才招聘的全过程,如发现证明材料与报考岗位要求不符或未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及相关材料,提供虚假信息、伪造相关材料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应聘资格,已办理聘用手续者,解除聘用合同,本人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六、联系方式

(一)关于招聘岗位职责、招聘条件等设岗问题咨询各设岗二级机构联系人。

(二)关于招聘组织程序问题咨询人事处博职办,邮箱:bozhiban@bjut.edu.cn,电话:67391840。

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招聘信息的最终解释权归北京工业大学人事处所有。

欢迎您加入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2025年7月10日

附件:1. 北京工业大学2025年人才引进岗位需求表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