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江苏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专任教师招聘4人公告

2025-07-07 15:15来源:苏州大学人事处

共招4人。

  • 1

    公告发布

    07月07日

  • 2

    报名时间

    待发布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待发布

  • 5

    笔试时间

    待发布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公告详情

一、招聘岗位、人数及要求(附件)

二、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根据苏州大学相关文件按照所聘岗位确定。

三、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7月1日-2025年7月31日

报名网址:http://rczp.suda.edu.cn

联系电话:0512-67162281

联系人:刘老师

特别提醒:系统内“申请职位”页面,请选择“体育学院”;招聘类型选择“急需招聘”。

四、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的东吴大学体育专修科,赓续至今已逾百年。1997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撤系建院。在几代体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已发展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体育学院。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康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训练4个本科专业;拥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主要支撑学科、苏州大学一流培育学科,在第五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跻身国内一流学科行列。

学校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江苏分联盟盟主单位和江苏省体育教育联盟盟主单位。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规划教材、江苏省教学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优质教学资源,1部教材获首届国家教材奖。学院还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高端智库、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合作伙伴、中国篮球文化研究中心(全国唯一)、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在内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9.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7.1%,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36.7%;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

学院致力于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以各级各类赛事为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彰显体教融合特色,培养了包括奥运冠军陈艳青、吴静钰、孙杨在内的万余名高水平体育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1997年、2019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两次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均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先后于2021年、2023年连续两次荣获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5级运动康复班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学生多次在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学青会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中表现出色,为学校争得荣誉。

学院按照学校“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春田学院、日本筑波大学、捷克帕拉斯基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并全额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前往国外名校开展研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院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坚持“包容、公平、高效”的办学理念,凝练出“健,行,厚,德”的精神品质。在“体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学院紧紧围绕“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目标定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主动作为,砥砺前行,不断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点击查看>>>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专任教师招聘岗位表

一、招聘岗位、人数及要求(附件)

二、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根据苏州大学相关文件按照所聘岗位确定。

三、报名方式

报名时间:2025年7月1日-2025年7月31日

报名网址:http://rczp.suda.edu.cn

联系电话:0512-67162281

联系人:刘老师

特别提醒:系统内“申请职位”页面,请选择“体育学院”;招聘类型选择“急需招聘”。

四、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的东吴大学体育专修科,赓续至今已逾百年。1997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撤系建院。在几代体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已发展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体育学院。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运动康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训练4个本科专业;拥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主要支撑学科、苏州大学一流培育学科,在第五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跻身国内一流学科行列。

学校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江苏分联盟盟主单位和江苏省体育教育联盟盟主单位。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规划教材、江苏省教学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优质教学资源,1部教材获首届国家教材奖。学院还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高端智库、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合作伙伴、中国篮球文化研究中心(全国唯一)、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在内的一流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79.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7.1%,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36.7%;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

学院致力于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以各级各类赛事为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彰显体教融合特色,培养了包括奥运冠军陈艳青、吴静钰、孙杨在内的万余名高水平体育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1997年、2019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两次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均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先后于2021年、2023年连续两次荣获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5级运动康复班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学生多次在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学青会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中表现出色,为学校争得荣誉。

学院按照学校“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思路,全面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春田学院、日本筑波大学、捷克帕拉斯基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并全额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前往国外名校开展研学活动,不断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院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坚持“包容、公平、高效”的办学理念,凝练出“健,行,厚,德”的精神品质。在“体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学院紧紧围绕“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目标定位,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主动作为,砥砺前行,不断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点击查看>>>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专任教师招聘岗位表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