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陕西延安市本级就业见习单位及见习人员征集公告

2025-07-07 13:23来源: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共招0人。

  • 1

    公告发布

    07月07日

  • 2

    报名时间

    待发布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待发布

  • 5

    笔试时间

    待发布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公告详情

为提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周岁失业青年就业能力,切实做好2025年就业见习工作,根据《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公开征集2025年市本级就业见习单位及见习人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就业见习单位和岗位征集

(一)征集对象

延安市区范围内依法注册登记、管理规范、合法经营,具备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条件,且拥有独立财务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各级党政机关等用人单位。

(二)申报条件

1.自愿开展见习工作,并自觉遵守《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办法》;

2.合法经营,制度健全,规范管理,无失信和违法记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3.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持续提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或业务深度的见习岗位,或可帮助见习人员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的一般性工作岗位;

4.有完善的见习管理制度、见习工作计划,配备专业的见习指导老师,安排专人负责见习工作;

5.可在见习期间对见习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按月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并及时完成见习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与报送工作;

6.符合见习工作的其他规定,并配合和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已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就业见习单位的,直接申报2025年新增见习岗位。

(三)具体流程

1.线上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用人单位登录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系统(http://1.85.55.147:8017/sxjyjx),在“就业见习单位管理”“就业见习人员申请”界面提交申请;

2.线下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至市政务服务中心F区166窗口提交书面申请,进行备案登记;

3.审核公布。人社部门对申报单位的经营状况、岗位需求等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http://rsj.yanan.gov.cn/)公布见习单位及岗位信息。

二、就业见习人员招募

(一)招募对象

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已参加过就业见习、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已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员除外。

(二)报名方式

见习人员申请可“随时报名、长期受理”,符合条件的人员可至市政务服务中心F区166窗口报名,填写延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见习申请表(附件4),或登录“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信息系统”(http://1.85.55.147:8017/sxjyjx)申请参加就业见习,人社部门审核通过后与见习单位对接安排上岗。

三、见习政策保障

(一)见习人员的见习期限一般为3至12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见习期间给予见习人员每人每月170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见习单位可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适当增发生活补助。见习生活补贴实行先垫后补的方式,见习单位原则上按月通过银行卡(或社保卡)向见习人员发放,见习结束后一个月内,按规定向人社部门申报补贴资金;

(二)见习生活补贴按自然月份计算。见习人员按规定正常出勤的,当月见习生活补贴按规定月标准计算;月出勤10至15个工作日的,当月见习生活补贴按规定月标准的50%计算;月出勤时间不满10个工作日的,当月不享受见习生活补贴;

(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月30元,市本级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办理,以保障见习生在见习期间的人身安全;

(四)对接收见习人员见习期限不少于3个月的见习单位,按照满足条件人数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见习单位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补贴;

(五)对年度接收见习人员见习期满后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按照留用人数每人2000元的标准,追加发放见习单位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补贴。

四、咨询指引

咨询电话:0911-2162166

点击查看>>>

1.延安市就业见习单位申报表

2.延安市就业见习岗位需求信息登记表

3.延安市就业见习指导老师登记表

4.延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见习申请表

5.2025年市本级就业见习单位及见习人员岗位表

延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2025年7月4日

为提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周岁失业青年就业能力,切实做好2025年就业见习工作,根据《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公开征集2025年市本级就业见习单位及见习人员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就业见习单位和岗位征集

(一)征集对象

延安市区范围内依法注册登记、管理规范、合法经营,具备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条件,且拥有独立财务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各级党政机关等用人单位。

(二)申报条件

1.自愿开展见习工作,并自觉遵守《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办法》;

2.合法经营,制度健全,规范管理,无失信和违法记录,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3.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持续提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或业务深度的见习岗位,或可帮助见习人员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的一般性工作岗位;

4.有完善的见习管理制度、见习工作计划,配备专业的见习指导老师,安排专人负责见习工作;

5.可在见习期间对见习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按月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并及时完成见习相关数据、资料的统计与报送工作;

6.符合见习工作的其他规定,并配合和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检查。

已被人社部门认定为就业见习单位的,直接申报2025年新增见习岗位。

(三)具体流程

1.线上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用人单位登录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系统(http://1.85.55.147:8017/sxjyjx),在“就业见习单位管理”“就业见习人员申请”界面提交申请;

2.线下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至市政务服务中心F区166窗口提交书面申请,进行备案登记;

3.审核公布。人社部门对申报单位的经营状况、岗位需求等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http://rsj.yanan.gov.cn/)公布见习单位及岗位信息。

二、就业见习人员招募

(一)招募对象

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已参加过就业见习、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已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员除外。

(二)报名方式

见习人员申请可“随时报名、长期受理”,符合条件的人员可至市政务服务中心F区166窗口报名,填写延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见习申请表(附件4),或登录“陕西省就业见习管理信息系统”(http://1.85.55.147:8017/sxjyjx)申请参加就业见习,人社部门审核通过后与见习单位对接安排上岗。

三、见习政策保障

(一)见习人员的见习期限一般为3至12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见习期间给予见习人员每人每月1700元的基本生活补贴,见习单位可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适当增发生活补助。见习生活补贴实行先垫后补的方式,见习单位原则上按月通过银行卡(或社保卡)向见习人员发放,见习结束后一个月内,按规定向人社部门申报补贴资金;

(二)见习生活补贴按自然月份计算。见习人员按规定正常出勤的,当月见习生活补贴按规定月标准计算;月出勤10至15个工作日的,当月见习生活补贴按规定月标准的50%计算;月出勤时间不满10个工作日的,当月不享受见习生活补贴;

(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月30元,市本级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办理,以保障见习生在见习期间的人身安全;

(四)对接收见习人员见习期限不少于3个月的见习单位,按照满足条件人数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见习单位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补贴;

(五)对年度接收见习人员见习期满后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单位,按照留用人数每人2000元的标准,追加发放见习单位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补贴。

四、咨询指引

咨询电话:0911-2162166

点击查看>>>

1.延安市就业见习单位申报表

2.延安市就业见习岗位需求信息登记表

3.延安市就业见习指导老师登记表

4.延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见习申请表

5.2025年市本级就业见习单位及见习人员岗位表

延安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2025年7月4日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