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300-999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后,可享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订阅公告预约订阅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智能一键选岗智能一键选岗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预约考试公告预约考试公告

中公教育考试日历系统-每日推荐备考每日推荐备考

2025安徽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招募就业见习人员462人公告

2025-08-18 16:01来源:安徽公共招聘网

共347个职位,招462人。

  • 1

    公告发布

    08月18日

  • 2

    报名时间

    08月25日-09月01日

  • 3

    缴费确认

    待发布

  • 4

    准考证打印

  • 5

    笔试时间

  • 6

    成绩查询

    待发布

职位列表 公告详情

一键选岗,报考不再迷茫

完善个人信息,职位推荐更精准哟!还能获得更多特权服务~ 本系统将根据您填写的个人简历信息,为您推荐最合适的招录公告或职位。个人简历信息越精准,推荐的公告或职位越适合您!

完善信息 一键选岗

职位查询结果为您找到 347 个职位

快速搜索
工作单位 职位名称 工作地点 招录人数 职位匹配 职位详情 对比
中国民主促进会安徽省委员会 综合助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综合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财务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科研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纺织行业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行业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综合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综合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综合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考试考务专员 安徽 1 职位详情
民建安徽省委 新闻宣传 安徽 1 职位详情
民建安徽省委 综合助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民建安徽省委 综合文字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统计局 统计岗位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统计局 统计岗位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统计局 统计岗位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统计局 统计岗位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统计局 统计岗位 安徽 1 职位详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安徽省委员会 综合文秘 安徽 1 职位详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安徽省委员会 综合文秘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读者服务岗 安徽 3 职位详情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综合辅助岗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红十字会 机关综合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红十字会 党务工作 安徽 1 职位详情
安徽省医疗保障局 综合管理 安徽 1 职位详情

根据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皖就劳办〔2025〕4号)精神,现就2025年安徽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募就业见习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募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继续发挥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拓宽就业见习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更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通过见习提升就业能力、尽早实现就业。

二、招募计划

经岗位征集审核,2025年在省直及中央驻皖有关党政机关和参公管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开发462个就业见习岗位(详见附件),招募就业见习岗位等信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hrss.ah.gov.cn)、安徽公共招聘网(www.ahggzp.gov.cn)统一发布。

三、招募条件

皖籍或在皖就学的离校2年内(2024届、2025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2000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出生(以实际上岗时间安排推算)】。

报名人员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以前从未参加过就业见习(含省外);

(六)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四、报名方式

就业见习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名网站为安徽公共招聘网(www.ahggzp.gov.cn)。报名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9:00至9月1日24:00,逾期不再补报。报名人员需网上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学历、专业、联系方式以及就业困难类别等基本信息,报名人员填写的信息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一致,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报名资格或见习资格。每位报名人员限报一个岗位。

五、岗位对接

9月10日至9月26日,见习单位与报名人员进行岗位匹配,报名人员填写《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见习人员报名表》(表格由见习单位提供),见习单位审核报名人员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信息。

见习单位按照人岗相宜原则,根据见习岗位需求等情况进行岗位匹配。同一岗位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在人岗相宜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脱贫户家庭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类型:https://hrss.ah.gov.cn/zxzx/ztzl/aqsqdzcyzbrgjzxxd/80511537.html);余下岗位人员配置,由见习单位结合专业相关、报名先后顺序等情况自主确定,但不得通过考试竞争选拔等方式设置门槛。

见习单位将达成见习意向人员名单报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公示。

六、组织上岗

集中公示无异议的,见习单位与见习人员签订《就业见习协议书》,明确见习期限、岗位职责、见习待遇、见习计划安排、双方权利义务、解除终止协议条件等内容。就业见习协议书一式三份,就业见习人员、见习单位各执一份,一份报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备案。见习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见习人员体检,体检费用由见习单位支付。对保密有特殊要求的见习单位,要单独和见习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指导见习单位及时记载见习人员经历、承担任务、见习成果等,出具见习证明材料,评估见习成效。

七、权利义务

见习单位要加强对见习人员的管理,妥善处理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遵守见习协议,不得随意解除见习协议,维护见习人员合法权益。见习期间,见习人员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应主动与见习单位解除见习协议;不遵守见习单位规章制度和保密制度、不服从见习单位管理或本人不愿意继续从事就业见习的,见习单位可解除见习协议。

见习人员应遵守见习协议、见习单位规章制度和保密制度,服从见习单位统一管理。见习人员可以申请解除见习协议,应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见习单位。

八、见习待遇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就业见习是就业准备活动,见习人员与见习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见习期限一般为3-12个月,具体可根据见习人员特点和岗位要求,由见习单位和见习人员协商确定。见习期间,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为见习人员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0元;同时,为见习人员集中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条件的见习单位可为见习人员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提高见习保障水平。见习期满后,对就业见习优秀人员,见习单位可出具鉴定材料,如本人同意可放入个人档案。

九、有关事宜

本《公告》及就业见习相关事宜由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报名和业务咨询: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

电 话:0551-62998309 62998188

政策咨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

电 话:0551-62663821

监督电话:0551-62618940

各见习单位电话可在附件中查询。上述咨询和监督电话于正常办公时间使用。

报名:点击本链接进入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8月18日

附件列表

1. 2025年安徽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岗位表.xlsx

根据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皖就劳办〔2025〕4号)精神,现就2025年安徽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募就业见习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募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继续发挥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拓宽就业见习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更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通过见习提升就业能力、尽早实现就业。

二、招募计划

经岗位征集审核,2025年在省直及中央驻皖有关党政机关和参公管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开发462个就业见习岗位(详见附件),招募就业见习岗位等信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hrss.ah.gov.cn)、安徽公共招聘网(www.ahggzp.gov.cn)统一发布。

三、招募条件

皖籍或在皖就学的离校2年内(2024届、2025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2000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出生(以实际上岗时间安排推算)】。

报名人员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五)以前从未参加过就业见习(含省外);

(六)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四、报名方式

就业见习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名网站为安徽公共招聘网(www.ahggzp.gov.cn)。报名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9:00至9月1日24:00,逾期不再补报。报名人员需网上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学历、专业、联系方式以及就业困难类别等基本信息,报名人员填写的信息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一致,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其报名资格或见习资格。每位报名人员限报一个岗位。

五、岗位对接

9月10日至9月26日,见习单位与报名人员进行岗位匹配,报名人员填写《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见习人员报名表》(表格由见习单位提供),见习单位审核报名人员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信息。

见习单位按照人岗相宜原则,根据见习岗位需求等情况进行岗位匹配。同一岗位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在人岗相宜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脱贫户家庭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类型:https://hrss.ah.gov.cn/zxzx/ztzl/aqsqdzcyzbrgjzxxd/80511537.html);余下岗位人员配置,由见习单位结合专业相关、报名先后顺序等情况自主确定,但不得通过考试竞争选拔等方式设置门槛。

见习单位将达成见习意向人员名单报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公示。

六、组织上岗

集中公示无异议的,见习单位与见习人员签订《就业见习协议书》,明确见习期限、岗位职责、见习待遇、见习计划安排、双方权利义务、解除终止协议条件等内容。就业见习协议书一式三份,就业见习人员、见习单位各执一份,一份报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备案。见习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见习人员体检,体检费用由见习单位支付。对保密有特殊要求的见习单位,要单独和见习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指导见习单位及时记载见习人员经历、承担任务、见习成果等,出具见习证明材料,评估见习成效。

七、权利义务

见习单位要加强对见习人员的管理,妥善处理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要遵守见习协议,不得随意解除见习协议,维护见习人员合法权益。见习期间,见习人员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应主动与见习单位解除见习协议;不遵守见习单位规章制度和保密制度、不服从见习单位管理或本人不愿意继续从事就业见习的,见习单位可解除见习协议。

见习人员应遵守见习协议、见习单位规章制度和保密制度,服从见习单位统一管理。见习人员可以申请解除见习协议,应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见习单位。

八、见习待遇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就业见习是就业准备活动,见习人员与见习单位不建立劳动关系。见习期限一般为3-12个月,具体可根据见习人员特点和岗位要求,由见习单位和见习人员协商确定。见习期间,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为见习人员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0元;同时,为见习人员集中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有条件的见习单位可为见习人员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提高见习保障水平。见习期满后,对就业见习优秀人员,见习单位可出具鉴定材料,如本人同意可放入个人档案。

九、有关事宜

本《公告》及就业见习相关事宜由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报名和业务咨询:省人才综合服务中心

电 话:0551-62998309 62998188

政策咨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

电 话:0551-62663821

监督电话:0551-62618940

各见习单位电话可在附件中查询。上述咨询和监督电话于正常办公时间使用。

报名:点击本链接进入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8月18日

附件列表

1. 2025年安徽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岗位表.xlsx

优课推荐

公告预约

考试查询系统

  • 请选择年份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请选择省份

    省份 地市 县区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全部
    • 安徽
    • 北京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重庆
    • 附件
    • 广东
  • 请选择意向考试项目

    • 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企招聘
    • 医疗卫生
    • 选调生
    • 公选/遴选
    • 公益性岗位
    • 招警
    • 辅警
    • 银行考试
    • 农村信用社
    • 教师资格
    • 特岗教师
    • 社区工作者
    • 大学生村官
    • 三支一扶
    • 会计考试
    • 考研
    • 军转干
    • 社会工作师
    • 医学考试
    • 乡镇公务员

提示:地区和考试项目关联公告推送,请慎重选择

免责声明:中公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中公APP
咨询电话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售后服务:010-83433000
商务合作:010-83432878